
- Posted on: September 20,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舊鞋step30的活動給相關的建議,目前的爭論其實就是有一些人主張: 給魚不如給釣竿….因此會朝向關注發展當地的紡織業給工作為主軸, 並希望有目標, 規劃和執行結果的公開必勉捐贈資源的方向偏了….

- Posted on: September 19,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 Posted on: September 18,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一個FB的留言◢ 您好: 關於援助與捐贈物資的事宜,我是念過相關學術領域的,因此我知道募捐物資與否的優劣。如果我是您,我在一開始就會知道募捐物資的優點與限制,以及甚至可能的負面結果,因此若遇到這樣的批評對我來說是意料之事,而我的回覆會是為甚麼我知道募物資的問題但現階段必須這麼做(例如目前資源有限,這是一個最快的方法),我們計劃做三年(舉例啦)後或是目前多少村子的多少比例居民有鞋子後重新評估如何改進援助手段與是否繼續募鞋。

- Posted on: September 17,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鄉間多數的孩子在赤貧中生活,愛滋兒童高於平均數,偏鄉教育是當地的牧師窮盡所有的資源努力經營,並努力維持一天一餐的供應。許多孩子欣喜擁有這第一雙鞋。無論世界如何的進步,對這樣的村落依舊沒有機會改善生活的基本所需。

- Posted on: September 11,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 Posted on: September 10,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今日的紡織業已非夕陽產業,而是具高度國際競爭、資本密集,供應鏈整合,技術密集的產業。1980年代產業進行全球化的分工,亞洲四小龍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在電子,紡織產業以彈性、效率橫掃全球代工產業。那時有個名詞“台灣錢掩腳目”可清晰敘述當時台灣的榮景。過去亞洲四小龍在紡織產業不斷推陳出新,東非的紡織業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退出產業的舞台。

- Posted on: September 9,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貧瘠的非洲鄉間無論再多的援助,總是需要由他們自己面對生活的挑戰。這是協會在2016年規畫的願景。講得太早擔心組織的能力,以及學習處理援助與國際政治上經驗值不足,無法落實。但是這樣的夢想在一個又一個的赤貧鄉間展開。

- Posted on: September 8,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母親說:「在過去的台灣40、50年代,能讀書上學是一件多麼感恩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台灣的母親分享, 她看見非洲女孩的就學問題,特別有感觸, 她來自台灣傳統農村的家庭, 上有兩個哥哥,他她是最小的妹妹,

- Posted on: September 4,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她的頭髮怎麼不吃水,我該怎麼辦啊!」。。。 一次又一次進入村莊,幫忙抬水、煮飯、補墻,希望能透過更深入一點的相處,多了解一些烏干達的文化,我們也才能回過頭來,以最貼近民情的親身經驗,去策劃更深遠的援助、教育議題。

- Posted on: August 31, 2017
-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興學計畫 X 華夏科大】 在烏干達,肯亞北部,許多牧師與宣教士的工作。除了宣教,並長期投入關懷偏鄉的朋友。像台灣許多偏鄉的牧師與教會,終身奉獻在這些不知名的山林中,關懷著那裏的居民與孩子。但是在非洲許多地方,缺乏基礎建設,不僅生活艱難,僅是運送物資就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